工程造價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的工程造價起源
中華民族是人類對工程項目的造價認識最早的民族之一。在中國的封建社會,許多朝代的官府都大興土木,這使得歷代工匠積累了豐富的建筑和建筑管理方面的經驗,再經過官員的歸納、整理,逐步形成了工程項目施工管理與造價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的初始形態。據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科學技術名著《考工記》“匠人為溝洫”一節的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中華民族的先人就已經規定:“凡修筑溝渠堤防,一定要先以匠人一天修筑的進度為參照,再以一里工程所需的匠人數和天數來預算這個工程的勞力,然后方可調配人力,進行施工。” 這是人類最早的工程造價預算與工程施工控制和工程造價控制方法的文字記錄之一。另據《輯古篡經》的記載,我國唐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夯筑城臺的定額——“功”。我國北宋李誡(主管建筑的大臣)所著的《營造法式》一書,匯集了北宋以前建筑造價管理技術的精華。該書中的“料例”和“功限”,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材料消耗定額”和“勞動消耗定額”。這是人類采用定額進行工程造價管理最早的明文規定和文字記錄之一。
國外的工程造價起源與發展
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與“左”的錯誤思想的負面影響,16 世紀,英國開始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資本主 義工業得到快速發展,這就要求工程項目管理專業細分化,使 得從事工程造價與管制的專業部門在英國出現,稱之為工料測 量師 (Quantity Surveyor - QS)。18 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影響了 整個歐洲,帶動了歐洲工業的興盛,愛丁堡出現了第一本工料測量規則。為了適應工業項目發展的需要, 19 世紀中期, 英國組建了“皇家特許測量師協會 (Royal Institute of Charted Surveyor - RICS)”,分會中包括工料測量師,從而標志著工程造價管理專業正式誕生。同期,以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在工程項目中采取招投標制度,從而工程預算專業正式誕生。二戰結束 后,世界工業快速復蘇,工程造價管理也隨之有很大發展?;ザ家龀稣{整,達到互利共贏。工程造價管理便是其中重要(Australian Institute of Quantity Surveyor - AIQS)、美國造價工程 師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st Engineers - AACE)、加拿大工料測量師協會 (Canadian Institute of Quantity Surveyor - CIQS) 等協會。從而促進了工程造價管理中多方面的理論與方法的完 善。20 世紀 70 年代,各造價工程師協會紛紛售出工料測量師 或造價工程師資質認證,其要求學員必須完成專業課的教育或達到培訓的基本要求。從而使工程造價在全世界更加統一,更 加專業。20 世紀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期,工程造價管理進 入了綜合與集成階段,許多國家提出了先進的理論與方法,如英國工程造價管理學界提出的“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 (LifeCycle Costing - LCC)”、美國工程造價管理學界提出的“全面 造價管理 (Total Cost Management - TCM) 等理論與方法,這也標志著各國正對于工程項目實行全面的造價管理。